环球消息!透视:王莽是古代改革家,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?
看一个历史人物,不能因为史料记载而去评价此人。当然大是大非的史料不能随意否认,但由于历史的正统观,一些历史人物被严重丑化。特别是篡汉建新朝的王莽,古往今来都认为王莽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,篡汉当皇帝,难道天下必须姓刘?
(相关资料图)
现在有人在文章中调侃王莽,认为他是一个"穿越者",当时推行的改革太先进,太过理想化,最后没有成功,而导致全国大乱。其实王莽虽然改革中有理想主义成份,但他不是穿越者,只是一个不成功的改革家。
西汉后期,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矛盾越来越激烈,这种矛盾也是我国千百年来最常见的矛盾,也就是"土地"!无论是当权者,还是贵族以及农民,没有土地也就获得不了财富,无法进行生存。但到了西汉末期时,土地被有权者大量收购,农民失地后变成了奴隶。这种问题到最后,从皇帝到豪强都舍不得给农民让步,一时间这种矛盾成为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。
但朝廷总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,汉昭帝时,有些儒生则认为应该把盐铁私营权给下层的大族。只要朝廷放弃盐铁业,天下就太平,这也是下层贵族的想法。有些儒生则要求皇帝退位,让贤能的人来当。这显然是不切实际。
汉哀帝时,以孔光为代表的一些官员则建议皇帝"限田限奴",而且建议下层豪强与上层豪强可以占有相同的田地,而占有的奴隶则是上层豪强的七分之一。在当时此办法被称为"应急办法",有大臣认为此招能防止上层豪强与下层豪强争地夺奴。如果这样实施的话,也能使下层豪强尽量少夺农民的田。
但作为汉朝的皇帝既不放弃盐铁业,也不限田限奴,而是放任豪强对农民进行大量掠夺,致使矛盾不加加强。而皇帝以为通过改年号等迷信手段,认为这样做就能平息这种矛盾,这只是汉朝皇帝"画大饼"而已。
王莽是汉朝大族代表,他看到了汉朝存在问题,因此王莽篡汉当皇帝前,不断奠定自己的基础。
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,是汉成帝的生母,汉成帝时,王家有9人封侯,有5人是大司马,朝廷大权由王家掌握。就连地方官员也都是王家所派出的。王莽还征集天下经学、天文、兵法、方术、医药等人到京城,扩大太学名额。王莽的名声很好,有48万人请求重赏王莽。
王莽为得到民心,对次子杀奴一事,王莽不仅痛骂儿子,而且下令让儿子自尽而偿命。这件事后人不理解,认为王莽为得到民心,制造影响而作出此事。其实连自己儿子都杀,肯定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。换一种角度想,儿子死了,后宫会给王莽再生儿子。但失了民心,那王莽就无法控制了。
公元二年,汉朝全国发生旱灾、蝗灾,王莽带着把田分给农民种,还派人捕蝗。对于受灾严重的贫民进行免纳租税。甚至采取朝廷借贷的方式,把农民耕种地工具、牛马及粮食供给贫民,让他们耕种。百姓对王莽感激不尽。
王莽这一步完成后,公元8年,他废了西汉皇帝建立新朝。王莽当皇帝后,摆在他面前的依然是土地与奴隶的问题。于是公元9年,王莽决定实施改革,他认为:"减田租,三十税一。"汉朝时豪强兼并成千上万的田地,租给农民耕种,却要收一半的租税。而朝廷再对有田地的人"三十取一",而有田人对租田人"十分取五"。此时社会就形成了男人吃不饱,而富家人养的马都吃腻了米豆的怪现象。这也是西汉末期天下乱的原因。
王莽并不是蛮干之人,他认为:现在买卖奴婢就如买牛马那样容易,有的富贵人家对奴婢可以任意杀死,违反了"天地之性人为贵"。王莽依旧此理由提出两个解决方法:
1.把民田改为王田,由朝廷持有,私人不能买卖。如果一家男子不满八人,田超过九百亩,应将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者邻居的无男人户。原来没有田地的人,家中按男人数每人给田一百亩。民间的奴婢也不能买卖。
凡是买卖王田和奴婢的,重则处死,轻则流放边远地区。
王莽把多田人的地分给农民,看似很平等,但根本无法实施。比如南阳有谱儿强樊重家有田三百顷,没有余田可分。因此王莽的改革措施,实际上已经被人钻了很多空子。
另外,王莽废除了汉朝用的五铢钱,另外造了六类二十八种货币。这就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混乱,很多农商失业严重,但私下买卖田宅和奴婢较多,甚至还有私铸钱的人更多。公元12年,王莽取消了王田、奴婢的禁令,允许民田买声码,而买卖奴婢不犯法。王莽此招失败了。
2.实施"五均六管法"。
所谓的五均就是王莽实行的平均物价,防止商贾囤积居奇的现象。当时全国六大的中心城高,长安东市为京市,西市为畿市,洛阳为中市,邯郸为北市,临淄为东市,宛为南市,成都为西市,原来的市令、市长改称"五均司市师",统称为市官,而市官下有交易官和钱府官。交易官又叫均官。
王莽五均法实施时,如果物价比市平低,让买卖双方自由交易,看上为民谋利,但《汉书》记载,"令市官收贱卖贵",从中取利。
另外,王莽还实施"王均赊贷法",这种方法对商贾与高利贷商人起到打压作为,但同样官员却从中谋利,因为贫民更恨官员从中打压。
而"五均赊贷"总称为"六管"。管"五均六管"的官员叫"羲和",这个官员可以派人去下面各州县进行督察。王莽时的官员,没有俸禄,没有工资怎么活?显然不现实,于是地方官相互勾结从中谋利。王莽"齐众庶,抑并兼"的"五均六管"虽然看起来利民,但地方官吏太黑暗,也就变成了害民。
综合上所述,王莽虽然采取的措施看上去对老百姓有好处,但相关制度措施没有,实际成为瓦解他所建立新朝关键。所以,有人认为王莽的改革是理想的,但却没有相关配套设施,注定要失败。
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,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。
参考资料:《汉书》